投資資訊
紅海沖突耽誤卡塔爾LNG出口 “歐洲能源危機”是否會卷土重來?發(fā)布時間:2024-01-25 來源:新浪財經
卡塔爾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國之一。但據報道,由于近期紅海危機不斷升級以及因繞道致使運輸時間拉長,該國運往歐洲的部分LNG延后了。
據了解內情的交易員說,這個中東國家通知了一些歐洲買家發(fā)貨延遲和改期的消息。交易員們說,卡塔爾正在調整全球供應以履行合同義務,例如從其他地方轉移交付并轉向歐洲附近。
據媒體收集的船舶跟蹤數據顯示,自1月15日以來,卡塔爾已將至少6艘運往歐洲的貨船繞道非洲南部的好望角,而不是通過紅海和蘇伊士運河的路線。根據商品情報提供商ICIS的數據,這將使其LNG船前往英國的行程增加約9天。
此外,意大利當地公用事業(yè)公司愛迪生(Edison)表示,其液化天然氣供應商通知該公司,原定于1月31日至2月5日在亞得里亞海碼頭的貨物將無法交付。它沒有透露供應商的名字。
卡塔爾與該公司有一份長期合同,早些時候有一份報告指出,卡塔爾在上述期間無法交付一批石油。
這引發(fā)了市場對“歐洲能源危機”重現的擔憂。不過到目前為止,盡管也門胡塞武裝分子的導彈和無人機襲擊迫使許多商船避開該地區(qū),天然氣市場基本上沒有受到紅海航路中斷的影響,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更是接近6個月低點。
要知道,卡塔爾是僅次于美國的歐洲最大液化天然氣供應國,2023年卡塔爾天然氣占歐洲消費總量的13%左右。如果航線受阻,卡塔爾天然氣出口歐洲將被迫全部繞行非洲南端,運輸成本和運輸時間都將大大增加。
那為何天然氣市場可以無視紅海緊張局勢“劍走偏鋒”呢?分析人士指出,主要原因包括庫存高企(歐盟天然氣儲存量仍接近80%,遠高于過去5年的平均水平)、可再生能源產量強勁、工業(yè)需求低迷以及可替代能源供應充足。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歐盟經濟總體表現欠佳,尤其是作為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陷入經濟衰退,工業(yè)開工不足導致對天然氣的需求十分低迷,這也是天然氣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
最后,卡塔爾并沒有減少出口,盡管一些貨物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船舶跟蹤數據顯示,過去兩周運往中國的液化天然氣發(fā)貨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約7%。